五上市险企前2月保费7530亿 增速回暖仅新华保险微降
2023年1-2月,A股五家上市保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指原保险保费,下同)7529.64亿元,同比增长2.47%。
截至2月末,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今年保费收入分别为2412亿元、1667.07亿元、1922.56亿元、1064.48亿元和463.53亿元。
从保费增速来看,五家公司中,仅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微降。1-2月,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0%、4.69%、4.97%、1.53%和-0.07%。
受益于节后线下展业恢复及基数优势,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改善。1-2月,人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495.99亿元,同比下降7.09%;太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697.63亿元,同比下降5.58%;新华保险实现保费收入463.53亿元,同比下降0.07%;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2412亿元,同比持平;平安寿险实现保费收入1353.10亿元,同比增长5.06%。
IRR3.5%增额终身寿之后,下一个爆款是“低保底+高浮动”年金险?未来不拼收益拼期限
当前市场为以增额终身寿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产品热销创造了良好环境,不断破净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收益低迷的基金,都成了储蓄型保险产品最好的“促销广告”,保险产品的刚兑属性、长期属性得以进一步凸显。
养老金融,恐怕是2022年以来我国金融业最具希望和想象力的词汇。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各类金融机构争相入局,唯恐缺席万亿大市场。
然而,消费者却似乎并不领情。根据央行公布数据,2023年1月,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下单月新高;2022全年,住户存款同比增加17.84万亿元,而2020、2021年分别为11.3万亿元、9.9万亿元。
期限长不是缺点,反而是武器,可持续至终身的年金保险,更接近养老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