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如果在2001年投资阿里巴巴一万元,目前身价会有多少?
- 2、阿里巴巴2022财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75%,为何增收却不增利?
- 3、阿里巴巴港股大涨,刚被处罚为何股价却涨了?
- 4、阿里巴巴三季度营收首超2000亿元 饿了么吊车尾
- 5、软银的阿里持股比例将降至15%以下,短时间内是否会离场?
如果在2001年投资阿里巴巴一万元,目前身价会有多少?
如果你在2001年投资了阿里巴巴1万元,如果一直持股到现在,不考虑中间分红派股的收益,单从原始股本的收益来计算的话,大概已经赚了1566435美元,如果按照7.16的汇率来计算,约为:11215674.6元
1万元的投资,赚了1121.5万,1000多倍的投资回报率
“如果能在2001年投资阿里巴巴一万元,你目前的身价会有多少?”
关于这个问题,有多少人知道答案?其实,这个答案也并不神秘,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就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马云的阿里巴巴创建时间是1999年,在创立之初,马云投资金额大概为50万元。从50万元做到如今的4.7万亿港元的市值,阿里巴巴的股票的增值幅度完全可以用“惊人“这个词来形容。
不过阿里巴巴作为我国的超级公司,是不会让投资者持有太多股份的,所以就连对阿里巴巴有“知遇之恩”的软银公司,能成为阿里现在最大的股东,也是因为除了最开始的3000万美金投资之外,软银的多次追加投资才得到的。
软银投资了巨额财产才取得了大股东位置,如果你还先孙正义一步,在马玉的阿里巴巴刚起步的2001年,投资1万到阿里,那你能达到多少收入呢?
这其实是一个数学题,由于2001年阿里巴巴还没上市,不知道当时的总股本是多少,所以不好凭空想象当时的一万元大概能占多少股份,不过,我们可以参照软银公司投资阿里巴巴的收益来得出一个间接的答案:
2000年,据说马云用6分钟的时间说服了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那时投资了2000万美元,后来2004年又投资了6000万美元,总计8000万美元,而在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的时候,据说软银公司的这笔投资赚了580亿美元,8000万:580亿,也就是相当于一美元赚了725美元(当然,这里没有考虑前后两次融资对股份的稀释作用),2001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8.27,即:
1万元=10000/8.27=1209(美元);1美元投资赚725美元,则:
1209*725=876525美元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时的股价来计算的话,2014年你投资阿里巴巴的这笔钱已经赚了876525美元,而当时阿里巴巴的股价为93美元左右,而现在阿里巴巴的股价为166.2美元,如果不考虑这段时间阿里巴巴的分红派股收益,单从原始股份来计算,如果拿到现在大概能赚到的利润为:
(166.2/93)*876525=1566435(美元)
综上所述:
如果你在2001年投资了阿里巴巴1万元,如果一直持股到现在,不考虑中间分红派股的收益,单从原始股本的收益来计算的话,大概已经赚了1566435美元,如果按照今天7.16的汇率来计算,约为:11215674.6元!!!
1万元的投资,赚了1121.5万,1000多倍的投资回报率~~~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阿里巴巴2022财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75%,为何增收却不增利?
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来说,因为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组成部分是金融板块和消费板块。这意味着当这两个领域发展不景气的时候,阿里巴巴自身的业务也会受到影响,所以阿里巴巴的净利润会同比下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阿里巴巴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科技企业。虽然阿里巴巴自称是一家科技公司,但阿里巴巴涉及的行业一般都是消费行业。
在阿里巴巴进一步投资包括蔬菜在内的冷链服务后,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是金融业务和消费者业务,这意味着阿里巴巴的业务是对市场现金流的极大考验。消费行业不景气的时候,阿里巴巴的生意也不太好。对于阿里巴巴这样规模的企业来说,净利润同比下降39%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阿里巴巴的股价也下跌了4%左右。
同时,也正是因为阿里巴巴第二季度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阿里巴巴的市值也减少了10%~15%左右。阿里巴巴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后,我们发现阿里巴巴的净利润竟然同比下降了39%。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对于阿里巴巴这种规模的企业来说,有人能迅速没落不是一件好事。阿里巴巴的净利润甚至下降了87%,这是对阿里巴巴商业模式的新挑战。就像我上面说的,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金融领域和消费领域。
我们都知道阿里巴巴开展了很多互联网金融服务。而互联网金融服务进一步停止,大家参与投资的意愿进一步降低,这将直接降低阿里巴巴的净利润。同时,阿里巴巴涉及的很多消费领域一直无法被激发,这也导致阿里巴巴在消费领域的利润减少。宏观经济是一个整体。当大家都说钱不够花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即使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消费行业依然难以被刺激。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阿里巴巴的业务主要是消费业务和金融业务,大家都没有闲钱投资,没有闲钱消费,自然会导致阿里巴巴的业务量和净利润的减少。
阿里巴巴港股大涨,刚被处罚为何股价却涨了?
阿里巴巴港股大涨,刚被处罚股价却非常诡异的涨了很多。那么在这股价上涨的背后的原因是非常多的,以下是我自己的个人观点。
第一,我觉得阿里巴巴在被罚了以后,肯定会对自己的收益做一个重新的规划,因为自己公司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冲击,再被罚了巨款之后,肯定要想一个新的办法来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然后对未来的经济效益做一个整体目标,然后进行一个市场调整。这样的话他们的方案就会受到别的一些企业的关注,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就会吸引更多投资,所以说股价会上涨。毕竟这是一种营销策略,通过开发新的项目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这样就会引来更多的投资,这也是阿里巴巴一直以来的营销手段 。
第二,我觉得阿里巴巴一直作为龙头公司,其经济实力是非常雄厚的,经历这么一步以后可能会对其经济产生的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会有质得改变。因为这么大的一家公司并不会因为这样的罚款就导致其破产,并且国家也不会让这样的龙头公司产生破产的想法。所以和你爸妈有很多方法来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他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个公司,他肯定是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虽然他被罚了,但是我们对他的需要依然在与日俱增,所以说我们会对其提供很多经济收益,所以说他的股价依然会上涨。
第三,我认为这有可能是阿里巴巴的一个自己的手段。虽然罚款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这样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所以说这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将他们的股价上涨也会让他们的收益越来越多,要是远远超过于罚款的,所以说他们是很有把握将自己的损失完全收回来的,并且我觉得在未来一段时间以后,得娃娃的股价依然会上涨,因为我们对它的需求依然在增大。并且通过。这样以后,阿里巴巴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让它在我们生活中涉及的领域可能会增加,如果它涉及到我们生活中更多领域的话,那么它的收益将会更多,股价将会一直上涨。这也是它股价上涨的一个原因 。
阿里巴巴三季度营收首超2000亿元 饿了么吊车尾
出 品 | 异观 财经
作 者 | 炫夜 白雪
异观 财经 消息,北京时间2月2日晚间,阿里巴巴(NYSE:BABA)发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1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报告(阿里巴巴财年从每年的4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3月31日结束)。
综合财务数据看,虽然在2020年四季度,阿里巴巴遭遇蚂蚁暂停IPO和反垄断双重压力,但其营收规模、净利润以及月活用户规模等多项运营数据,均保持了稳定增长。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中国是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回暖,阿里巴巴再次迎来一个非常 健康 的季度。”
对于蚂蚁集团的暂停IPO,阿里巴巴表示,由于最近中国金融 科技 监管环境的重大变化,蚂蚁集团正在制定整改方案,该方案还须履行监管部门程序。因此,蚂蚁集团的业务前景和上市计划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尚无法全面准确评估这些变化和不确定性对阿里巴巴集团的影响。在蚂蚁集团整改方案履行监管部门程序后,我们将向市场提供更新信息。
云业务强劲 饿了么、优酷拖后腿
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2021财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210.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14.56亿元,增长37%,较上一季度的1550.59亿元,增长43%。
从阿里巴巴的财报数据来看,其营收持续保持增长,但伴随阿里巴巴体量不断增大,其营收同比增速放缓,且存在同比增速按季度小幅下跌的情况。
阿里巴巴营收主要来源于核心商业、云计算、数字媒体及 娱乐 、创新计划和其他等。其中,和核心商业是主要收入来源。
阿里巴巴表示,其营收增长主要由中国零售商业业务的稳健收入增长及云计算业务的强劲收入所驱动。
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核心商业收入1955.4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14.75亿元,增长38%,占总收入的89%。
中国零售商业收入1536.7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04.58亿元,增长39%。其中,客户管理收入1019.1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46.44亿元,增长20%。客户管理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包括推荐信息流在内的新变现模式的收入增长强劲,搜索变现单次点击平均单价的上升,以及天猫在线实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同比增长19%。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阿里巴巴中国批发商业收入38.3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3.65亿元,增长14%,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来自1688.com平台付费会员平均收入的上升和付费会员数量的增加。
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收入101.5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3.96亿元,增长37%,增长的主要原因是Lazada和Trendyol收入的增加。
三季度,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表现强劲。财报显示,三季度云计算收入161.1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7.21亿元,增长50%,营收占比7%。 云计算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互联网、零售行业和公共部门客户收入增长所推动。
此外,菜鸟网络实现了正经营现金流。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菜鸟网络收入同比增长51%至113.60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武卫表示:“阿里云于本季度经调整EBITA转正,菜鸟网络实现正经营现金流。这些业务进展,反映了我们对业务采取有机孵化及扩展,从开启业务到取得盈利的长期投资策略。”
阿里巴巴的本地生活服务收入主要来自实时配送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饿了么的平台佣金、提供配送服务收取的服务费及其他服务费。
从各项收入组成来看,饿了么成为核心商业版块的“吊车尾”。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三个月,本地生活服务收入83.4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5.84亿元,仅增长10%,较上一季度的88.39亿元,减少6%。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阿里巴巴实经营利润490.02亿元,同比增长24%;经调整EBITDA 683.80亿元,同比增长22%;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794.27亿元,同比增长52%。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报告期内,阿里巴巴有“双11”、“双12”传统的电商节日。本季度,淘宝首页推荐带来的页面访问量同比增长超90%。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12个月内,淘宝直播GMV超过人民币4000亿元。天猫双11期间,新品销售带来的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同比增长35%。
用户增长创新高 单季用户净增2200万
随着一二线城市流量红利的消失,各大电商平台开始争夺低线城市用户。2013年后,阿里巴巴打通线上,通过阿里大生态系统为核心电商品导流;2015年,淘宝推出“内容开放计划”,上线“淘宝直播”,引入网络红人,打造内容社区生态,将传统“货对人”的流量分发方式变成“人对人”的新方式;2018年重启聚划算,下沉低线城市。
从用户增长情况来看,阿里巴巴在下沉市场的用户增长也在提速。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12个月,淘宝特价版年度活跃消费者超1亿;2020年12月,淘宝特价版月活跃用户也突破1亿。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月活移动用户达9.02亿,年度活跃消费者达7.79亿,单季净增2200万,创8个季度以来新高。
总体来看,阿里巴巴这份财报还是不错。不过,作为投资人,考虑一些风险因素还是有必要的。
当前,阿里巴巴除了应对宏观环境风险外,还面临国内反垄断等监管层面的风险。在反垄断的打击下,阿里巴巴、京东等股价均有走低。不过,随着利空消退,阿里巴巴的股价也逐渐回升。
此外,竞对环境也需要考虑。从当前财务情况来看,阿里巴巴的盈利部分和经营现金流大部分来自淘宝系电商。核心电商业务,面临京东、拼多多的竞争。京东的营收增速在恢复中。而从下沉市场快速崛起的拼多多,发展势头依旧迅猛,其最新财报尚未发布,大概率营收和用户增速优于阿里。
如果从品牌电商方面来看,淘宝/天猫在美妆、母婴等品类中比拼多多更具备优势。
从直播电商来看,淘宝系电商还面临来自快手和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竞争威胁。但阿里巴巴淘宝系电商与快手、抖音有多不同。直播是淘宝系统电商的一个销售场景,可以用来增加用户粘性,提供用户使用时长。而对于快手、抖音而言,直播是最主要的直销售场景。
通常情况下,一些商家会同时在多个开店,且快手、抖音直播电商有很多商品也来自淘宝/天猫,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淘宝/天猫依旧是商品品类最多,履约能力最强的平台。
或许部分投资人会认为阿里巴巴利空出尽,而在笔者看来,阿里巴巴未来最值得期待的是云业务和新零售战略。
在当前的是云计算市场上,阿里云的市场占有率排在亚马逊的AWS和微软的Azure之后,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可以视为在云市场,阿里云具备增长空间。而根据阿里巴巴的云计算收入增速看,云计算业务增长一直都比较快,很可能成为阿里巴巴的第二增长曲线。同时,阿里云未来可能在赋能阿里新零售战略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简单说说阿里新零售战略。阿里巴巴在不断布局线下商超,如大润发、盒马、银泰等。阿里巴巴在2020年第四季度拿下来高鑫控股,阿里巴巴同其关联方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72%的股份。
突发的新冠疫情,让线下零售面临空前困难,同时也为互联网技术赋能线下零售提供了好时机。越来越多的线下零售商正逐步接受被互联网“改造”。
阿里巴巴财报显示,2020年10月-12月,线上购物已经占据了高鑫零售GMV的24%。未来几年,新零售是否可以成为阿里巴巴核心电商新的盈利引擎,很值得期待。
软银的阿里持股比例将降至15%以下,短时间内是否会离场?
软银并不会选择在短时间内离场阿里巴巴今日股价,而会选择通过抵押股票阿里巴巴今日股价的方式来获得一定的现金。
对于软银和阿里巴巴来说,因为这两者属于相互成就的关系,阿里巴巴通过软银的投资成为阿里巴巴今日股价了全球顶级的互联网公司,软银也通过投资阿里巴巴成为了全球顶级的投资机构。在阿里巴巴的股价非常高的时候,软银的孙正义甚至曾经成为过世界首富。在软银出现一系列的经营问题之后,软银也通过多次抵押阿里巴巴股票的方式来套现现金,软银计划所减持的股票比例甚至会降低到15%左右。
软银将会把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降到15%以下。
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因为阿里巴巴的股票非常值钱,软银所持有的阿里巴巴的股票占比24%左右。在此之前,软银甚至持有了阿里巴巴40%以上的股份。虽然软银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套现操作,但软银依然决定继续降低阿里巴巴的支付比例,这个数字甚至有可能会达到13%~15%。
软银不会在短时间内直接离场。
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因为软银想通过各种方式来应对科技股的寒冬,但这并非意味着软银会全面离开科技股。如果软银选择直接卖出离场的话,这基本上意味着软银已经提前认输,对于软银这样的大型投资机构来讲,除非已经碰到了非常严重的现金流问题,不然软银不会选择轻易离场。
与此同时,软银会通过抵押阿里巴巴股票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现金储备,并且会把这些现金储备在合适的时机用来加仓各个科技股。因为阿里巴巴的上涨幅度已经非常大了,所以软银完全可以选择直接获利了结,软银不需要纠结阿里巴巴的股价涨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