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五谷杂粮指的是什么
五谷杂粮泛指粮食作物。五谷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同时也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 五谷杂粮是饮食中的基石,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能够提供人体必需的大多数营养素。
五谷”这一名词的最早记录,见于《论语》。根据《论语》的记载:二千四百多年以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掉队在后面,遇见一位用杖挑着竹筐的老农,问他:“你看见夫子吗?”老农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夫子?”
五谷的意思是指五种谷。比《论语》更古的书如《诗经》、《书经》等里面,只有“百谷”,没有说“五谷”的。从百谷到五谷,是不是粮食作物的种类减少了呢?不是的。当初人们往往把一种作物的几种不同品种一个个起上一个专名,这样列举起来就多了。而且“百”字在这里不过是用来指多的意思,也并不是真有一百种。五谷这一名词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分类概念,同时反映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有五种。
五谷这一名词在当初创造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没有留下记载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解释,是汉朝人写的。汉人和汉以后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另一种说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麦、菽。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只是一种有稻而没有麻,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麻子虽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纤维来织布。谷指的是粮食,前一种说法没有把麻包括在五谷里面,比较合理。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没有稻,也有可能。《史记·天官书》“凡候岁美恶”(预测年岁丰歉)下面所说的作物,就是麦、稷、黍、菽、麻五种,属于后一种说法。大概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汉人和汉以后的人对五谷就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把这两种说法结合起来看、共有稻、黍、稷、麦、菽、麻六种主要作物。战国时代的名著《吕氏春秋》(公元前三世纪作品)里有四篇专门谈论农业的文章,其中《审时》篇谈论栽种禾、黍、稻、麻、菽、麦的得时失时的利弊。禾就是稷。这六种作物和上面所说的六种完全相同。《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说到的作物,也是这六种。
很明显,稻、黍、稷、麦、菽、麻就是当时的主要作物。所谓五谷,就是指这些作物,或者指这六种作物中的五种。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五谷的概念在不断演变着,所谓五谷,实际只是粮食作物的总名称,或者泛指粮食作物罢了
五谷杂粮是什么?
五谷杂粮是: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
五谷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同时也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而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所以五谷也是粮食作物的统称。
搭配食谱
玉米面粥:将玉米面加水调成糊状,锅内水开后,倒入玉米糊。边倒边搅拌,待粥开后再多煮一会儿就成了。
腊八粥:腊八粥是传统的粥,它的用料因地区与口味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做法多添加珍珠米、薏仁、黑米,有的还放白果、百合、莲子、桂圆、绿豆、花豆等,再配以蜜饯食品。
另可自制黑米花色粥、二米粥(把小米和大米放在一起煮粥)、小米绿豆粥、小米红糖粥、小米山药粥、红薯粥、南瓜粥等。
五谷杂粮是什么呀?
五谷杂粮是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调养的原则,同时也说明了五谷杂粮在饮食中的主导地位。
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同时也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而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所以五谷也是粮食作物的统称。
五谷杂粮的营养价值
黄帝内经里五谷杂粮是我们的主食,是每日饮食之必需,更居营养金字塔的底层。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种均衡的饮食观说明的正是五谷杂粮为饮食的基础、健康的基石。
五谷杂粮除了是中国人的主食、果腹的良伴、活力的主要来源外,对人体也有许多益处。在中国居民膳食结构金字塔食物结构图中,面包、谷类、米和面食占了食物比例的50%到60%。五谷杂粮中的营养素非常丰富。
其中的纤维素与矿物质是普通白米的数倍,而包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等和钙、钾、铁、锌等微量元素,更是丰富的宝藏。五谷杂粮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而许多五谷杂粮拥有大量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等疾病的不饱和脂肪酸。
因此几乎能够提供人体必需的大多数营养素,可说是最具营养价值的食物群。五谷杂粮是饮食中的基石。所以,从古至今皆有相关学者不断研究五谷杂粮所含营养素,并将之融入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食疗中,更可与其他食材、药材搭配,以增强对人体的益处。
五谷杂粮指什么
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什么是五谷杂粮,同时也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什么是五谷杂粮的粮食称作杂粮,而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所以五谷也是粮食作物什么是五谷杂粮的统称。